白癡翻譯 從四部電影片名的亂譯與誤譯談台灣英語文教育與學習問題

【從英語電影片名亂譯與誤譯談台灣英語文教育與學習問題】丁連財的英文辭源學與典故研究評述【丁連財的翻譯與出版研究評論】

若要針對台、港、中三地英語電影片名的譯名比較優劣,首先可以比較的是『對英語文的理解程度,再者是不失原意下的譯名『創意』、轉化』,或『超譯』與隨心所『譯』。

前者很簡單就可判斷,後者則是要看吸引多少觀眾,以及多少觀眾認為譯名很好的廣告行銷強度與客戶滿意度調查或是研究到底有多少比例的觀眾純受電影中文片名吸引而購票入場,而不論片名如何隨意。

基本上台灣的電影片名翻譯者 (片商 and/or 特定當事人) 的英語文程度比較有問題,誤解片名原文意思的情況比較嚴重,片名與劇情完全搭不上的比較多。台灣片商比較偏愛全面商業運作,弄出的『超譯』或隨心所『譯』比較多,片名務求使人們印象深刻而購票入場

茲以四部電影片名為例,請讀者判斷這些譯者是不是英文白癡、文化智障、法律呆瓜、宗教文盲?。

1. The Sting  只知刺激而不知其他 

台灣譯名刺激,香港譯名老千計狀元才』,中國譯名騙中騙』

明顯的,香港譯名不只在英文,也在影片內容相關度上,都勝過台灣的爛譯名;中國譯名也勝過台灣,因為與劇情相關,而且清楚 Sting此字的意涵是『絕妙圈套』而非『刺激』。

這部片子以 Fred Charley Gondorff 兄弟的騙局,還有被記錄在 David Maurer 著作 "The Big Con: The Story of the Confidence Man" 的內容為藍本,描述兩名騙子合作行騙的經過。電影原名是指騙子精心策畫圈套成功,騙倒受害人而取得金錢。

這是1973年上映的美國犯罪片,由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與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主演。此片故事取材自真人真事,在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被提名十個奧斯卡獎,最後贏得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七個獎項。

只懂得一個英文字的單一意思

台灣英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英文的錯誤方式,打從大清帝國開始,還有以後在中國的軍閥民國,在中國的KMT民國,乃至在台灣的KMT 民國,到現在的DPP民國台灣都一樣:只懂得一個英文字的單一意思,而不明白英文字會有不只一個意思,而且確切意思要視『語境』、上下文前後文』(context) 而定。

台灣(包括英外語文系教授、留學英美的博碩士)居然很少人知道 sting 有一個定義是絕妙圈套精心設計的圈套

建議大家多多查找比較大且優質的英英字典,同一個字詞有依據不同語境的各種定義

譬如,夠大夠優的字詞典,不論是英英、雙解、英漢,會告知查閱者 depression 在精神醫學是『抑鬱』、『憂鬱』,在氣象是『低氣壓』,在地理是『漥地』,在經濟是『蕭條』、『不景氣』。

這就是同一的字詞在不同脈絡有相異的定義,翻譯者必須謹慎小心。

只知道 sting 的單一定義,而不知道其他的,是英美加澳紐等英語系國家的幼稚園大班程度,卻是台灣的土洋碩士英語水準。

老一輩習慣使用的梁實秋掛名但實際由一群學生完成的英漢字典有不少錯誤與不足之處;後來的一些英漢字典語辭典雖然有所改善比較大且優質的英英字典還是比較周全和精確

如果讀者無法查閱英英字典,建議找一本英英+英漢的雙解字典入門,推薦 MacMillan。

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

2.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還是只知刺激而不知其他

台灣譯名『刺激 1995』,香港譯名月黑高飛中國譯名『肖申克的救贖』


中國譯名採直譯,意思當然沒問題,就是缺乏文采與創意;香港譯名點出主角最後的越獄成功,以及後來的愜意生活,算是可取的;最糟的就是台灣譯名居然無厘頭地冒出與原有片名和劇情完全不搭嘎的
刺激 1995

這是一部1994年(台灣是1995)上映的美國電影,電影中的男主角由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飾演,男配角由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

劇情主要圍繞着一個因冤案入獄的銀行家在肖申克監獄中的生活精彩故事在發展中帶出希望、自由、提升、沉淪、黑獄、貪腐等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對照。 

這部電影具體細膩描述一位坐監服刑者,如何使用其學問與知識在監牢中協助牢友讀書向上,幫助他們以函授方式取得中學同等學歷,又憑自身智慧成功越獄脫逃得以求生求富

同時進展的是他取得典獄長信任,假意幫忙那個惡棍搞貪汙與逃稅,而且使滿身罪惡貪污腐化的典獄長,毫不自知地陷入未來必定終生入獄的圈套,而導致典獄長最後以自殺結束罪孽的一生。

本片改編自暢銷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短篇小說 "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本片在1994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七項提名,包含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配樂、最佳混音,但是最終未能獲得任何獎項。

刺激再刺激 一路錯到底

台灣的片商以為1973年的 The Sting 譯成『刺激就大賣座,而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劇情中的計中計與騙中騙又與 The Sting 近似,就毫不思考地把片名譯成刺激 1995』,並自以為一定會賣座。

其實,1973年的 The Sting 大賣座根本與譯名無關,而是因為有知名好演員、特佳的劇本,和精彩的故事。

台灣片商的無知當然造成損失,結果未如所願片名刺激 1995吸引不了新世代的觀眾,未達到『刺激 』大批觀眾購票觀賞的目標。

台灣片商堅持用刺激』二字,不正表示從19731995的長達22年期間,他們還是沒搞懂 sting 這個字的意思。白癡沒藥醫

22年都沒長進,代表墮落與沉淪。不過,如果大家知道自大清帝國接觸英文(與英國針對鴉片戰爭談判簽屬《南京條約》)迄今約180年之間,台灣還從中國延續著一大堆錯誤的英文理解,就不用太訝異了!譬如:technically、observe、sympathy、be responsible for 都被長期誤譯上百年。参見:

一個英文字 technically 打敗台灣學術界 教育界 翻譯界 出版界 新聞界 一路錯到掛




3.Absence of Malice   對法律用語無知

台灣譯名『惡意的缺席,香港譯名並無惡意,中國譯名『沒有惡意



香港與中國的譯名正確,而且與劇情中的法律審判有關。這是一部與法律審判有關的1981年電影,由保羅紐曼主演,在台灣被英文程度很爛又缺乏法律常識的人,亂譯誤譯為不知所云的惡意的缺席 

Absence of Malice 是一個很簡單的法律用語:若沒有惡意但造成有人死亡,算是過失殺人,判刑較低;若是帶有惡意的預謀殺人,當然罪刑深重,屬於一級謀殺罪。為何台灣的西洋電影片名譯者英文程度會爛到這種地步,而且一丁點法律常識都沒有呢?

譯者是高學歷的法律文盲、文化智障、語文腦殘。

absence 除了『缺席』,還有『缺乏不在場』、『不存在、『沒有等意思;absence 是名詞,absent 是形容詞。

初看台灣翻譯的片名,會以為電影內容涉及逃學』、逃兵逃婚、『逃妻逃職逃避會議、『逃避檢討逃避任務』等等也就是就是刻意避開困窘尷尬環境。

如果讀者閱讀翻譯書籍或看新聞時,看到類似以下句子,應該可以判斷翻譯有問題。這些白癡翻譯是一群高學歷的白癡所翻譯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光榮的缺席(absence of glory);瘟疫大流行的時候希望的缺席」(absence of hope);無神論信仰者來世的缺席(absence of afterlife);中國與北韓統治民主的缺席(absence of democracy);政治人物說謊誠實的缺席(absence of honesty);模特兒結婚後變黃臉婆美麗的缺席(absence of beauty)

台灣的白癡數量實在太多了,而且有碩博士學歷的白癡比例特高,尤其是在所謂五大文化知識產業(翻譯、出版、新聞、教育、學術)。台灣很慘,文化知識產業的從業者居然有很多是『無』知識分子。

英語文教育失敗  忽視 Content Area English 與雙語教育

在老師的英文教學和學生的英文學習上,台灣都有一個死穴:在台灣必須要大學就讀某學科學系,才會接觸某領域的英文。

香港與新加坡還有不少非以 Anglo-Saxon 民族為主的國家、地區、大城市,學生的英文學習除了字彙、片語、文法、句型的無知識內容的語文工具教育訓練之外,還會閱讀帶有知識內容 Content Area English 的英文課本或讀本或課外書籍。

因此,歷史、地理、社會、文化、信仰、政治、法律、財經、數學、自然、生物、醫護、物理、化學……的基礎字詞與概念都有涉略。即使後來專攻深化特定學門,其他學門的基本字詞與概念還在。

在台灣,必須就讀生物系才知道photosynthesis是光合作用,herbivores是草食動物…;必須就讀數學系才知道 trigonometry是三角函數,concentric是同心圓…;必須就讀政治系才知道 confederation 是邦聯,federation是聯邦…;必須就讀歷史系才知道 Boxer Rebellion是義和團之亂,Meiji Restoration是明治維新……。

一大堆屬於英語系國家國小國中的字彙,在台灣居然是高等教育特定學科的專業。

4.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對宗教用語無知

台灣譯名『受難記:最後的激情,香港譯名『受難曲,中國譯名耶穌受難記



passion 最基本常見的定義,也是台灣大半英文教授老師學生唯一會的就是:激情、熱情、強烈情感。

但是,這個字在植物學是百香果』;在宗教學是『受難』,指耶穌被逮捕、刑求、審判,然後釘十字架在音樂是受難曲,著名音樂大師巴哈作品就包括《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

本片是敬虔天主教徒(基督信仰中的羅馬大公教會 Roman Catholic Church )導演梅爾吉勃遜 (Mel Gibson )籌措資金,根據《四福音書》(Gospels of Matthew, Mark, Luke and John的內容改編劇本、改拍電影。

這部電影於2004年發行,講述耶穌基督生命中最後十二個小時的故事。這是獨立製作與發行的電影,與所謂的美商八大電影公司無關。

此片非常賣座,美國與其他國家地區有很多教會採取包場方式讓教友欣賞,也邀請非教友同行,當成宣教媒介,台灣的基督教長老會榮星教會即是其一。

影片中對話採用拉丁語(電影時空背景中統治者羅馬帝國語言)、希伯來語 (猶太人語言)和亞拉姆語Aramaic 耶穌的母語),配以字幕。

許多基督徒和一部分的猶太人讚賞這部『受難記實』,猶太教正統信仰只信耶和華與《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不接受耶穌為救主且拒絕《新約聖經》。只要不提耶穌死而復活,不認耶穌是彌賽亞(救世主),耶穌同為猶太人,都是同胞。

中國譯名最正確也最合乎劇情,香港的譯名偏向音樂思考而有一點閃失;台灣的譯名在電影預告時,已經由白癡電視台國際新聞譯者以及白癡報社影視娛樂線記者,以耶穌的激情(大錯特錯)發布。

筆者當時任職報社國際新聞中心,發傳真和打電話給腦笑話的機構與單位,說明他們的錯誤。若遇到根本無知而不聽規勸改正者,就嘲諷他們的英文與知識水平之低,將來可以把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改稱《馬太激情曲》。

白癡記者與白癡片商緊急聯絡後,商定的最後譯名就是受難記:最後的激情。他們補上關鍵字詞『受難,但是堅決不放棄激情二字,抵死不認錯,要使耶穌在十字架上『激情』到死。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二教分野 基督與猶太,復活節 vs 逾越節;加附基猶與伊斯蘭的同與異 

書籍翻譯也搞出白癡翻譯

不只電影片名把passion搞出白癡翻譯,書籍翻譯也一樣犯下可笑錯誤。

《奴隸、電影、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彬譯,責任編輯○○瑞,左○出版,2002),31頁末9-8行提及導演 Carl Theodor Dreyer拍攝的電影 ‘’The Passion of Jeanne d'Arc ‘’,被譯成《聖女貞德的熱情》,就是明顯錯譯,正確翻譯應該是《聖女貞德的受難(記)》或《聖女貞德蒙難(記)》。

台灣有一大堆英外語文程度低落而且知識底蘊薄弱的高學歷教授、學者、編輯、譯者,一直在禍害社會、荼毒人間。台灣有不少從事英文教學的大中小學老師、補習班老師,甚至還有高人一等在從事「師訓」者,程度都有大幅改善的空間,有部分甚至可能需要大改造。他們『誤人子弟』太多了。 





台灣一次又一次驗證法國劇作家莫里哀說的白癡鐵律:『受教育的白癡比沒受教育的白癡更加白癡。』

翻譯基本概念 如何判斷翻譯對錯

*相關報導:當電影遇上菜市場片名「玩命、終極、追殺、決戰」,台灣真的翻譯得比中國好嗎?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8849


***丁連財著作《白癡翻譯》印刷紙本已售罄,有需求者請直接向書泉出版公司母公司五南第六編輯室黃副總編輯 chiefed6c@wunan.com.tw 反映,市場需求夠大,出版社才會考慮再刷再版。另外選擇是到GooglePlay 尋找購買電子版

***丁連財其它有關英語學習的著作

WOW!字彙源來如此:社會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中國史書上的音譯外來語

為何很多國家的中文名稱尾巴都有『亞』英文字詞與成語有故事